新闻详细页面

字号:   

养生之冬病夏治——三伏贴

浏览次数: 日期:2011年7月5日 13:49

“三伏贴”是源自清代《张氏医通》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。药物以麻黄、白芥子、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,分别在头伏、中伏、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、心俞、膈俞等穴位,以提升阳气,最后达到“冬病夏治”之目的。

  “三伏贴”主要针对呼吸类疾病

  调查发现,请求“三伏贴”治疗的人群中不仅有老人、小孩,也有不少年轻人。在这些患者中,有人想通过伏贴改善睡眠,也有人不知“三伏贴”能治哪些病,只是出于好奇,想来体验一下。还有人以为贴敷能“包治百病”。

  其实,“三伏贴”的治疗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,重点在于预防保健,缓解病情,降低发病率,属于中医治未病的一种手段。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儿童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病,适用“三伏贴”治疗。此外,还适用于怕冷、怕风、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。因此,在贴敷前要辨证,只有虚寒体质方可进行贴敷。

  目前,各地常用的“三伏贴”有鼻炎贴、成人咳喘贴、小儿咳喘贴、防感贴、脾胃贴、风湿骨痛贴、肾病贴、肝病贴等10余种中药敷贴剂。患者是否适合中药敷贴治疗?应该怎样选择敷贴治疗?选择哪种敷贴治疗?患者在治疗前应当先由中医专家进行辨证,再进行施贴。

  热性疾病不适合“三伏贴”

  尽管“三伏贴”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,但这类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。如糖尿病患者、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、哮喘患者、肺结核患者、湿热型胃痛患者都不适合“三伏贴”治疗。

 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“三伏贴”疗法。因为该疗法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,热天用热药,无异于“火上浇油”。例如咳喘伴有吐黄痰、咯血、发烧的患者、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“三伏贴”治疗。从中医角度说,患有这些疾病的人,体内都存着不少的“火气”,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,会使阳更盛,阴更虚,不仅会加重发热、咯血等病情,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。

  另外,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、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,或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、特殊体质、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孕妇,都不适宜贴“三伏贴”。

  “三伏贴”不能代替日常治疗

  有人贴敷后局部可能会有轻微灼热、痒感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如出现大量水泡、破溃、奇痒、灼痛难忍等现象,要立即去掉药膏,用清水冲洗。“三伏贴”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,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,所以,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,如果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,切莫盲目跟风。

  敷贴的部位尽量不要沾水,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,敷完药6个小时以后再洗澡。但一定要用温水,这样才不会影响疗效。治疗期间,饮食以清淡为宜,忌烟、酒、生冷、甜食、油腻、海鲜及刺激食物。同时,不要剧烈运动,不宜呆在有空调的房间。取下药膏后,若出现灼痛现象,可涂抹“万花油”,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。

  “三伏贴”不能代替日常治疗。对于中老年多种慢性病,通过冬病夏治并不能将其完全根治,而只是让这些患者减少发作危险或阻止发展,“三伏贴”并不能完全代替正常的西药治疗,因此,患者且不能脱离日常药物。

  温馨提示

  适合“三伏贴”治疗的对象年龄上为6个月以上的小儿、儿童及成人,贴敷时间成人不能超过6小时,而年龄低一些的孩子一般是2小时,年长的孩子是3~4个小时。

  一般6个月~1岁年龄的小儿反复咳喘或感冒三次以上,方可选择敷贴治疗,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采用手足冻伤的敷贴。儿童皮肤娇嫩,药物吸收快,效果也较成人要好,贴敷时间一定不能过长。 

上一篇:鼓励与鞭策

下一篇:夏季养生

所属类别: 养生知识
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